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章怀太子传 > 第三十章 残阳如血!

第三十章 残阳如血!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都刺激着他敏感的神经。

    知道他看到摆在一旁的“针头线脑”,才略微感觉到这个时代,也是有它的“先进性”的。

    “你确定,你会缝合伤口?”,李贤还是有些不确定,所以他不得不再问一遍。因为这老头看起来,却是有些不靠谱。

    见雍王质疑他的专业素养,老头也不急,手上继续清洗伤口,嘴上却开了闸,像嘴炮一样,给李贤普及知识,或者可以看做在说教。

    《诸病源候论 金疮肠出候》载:“金疮肠断,两头见者,可速续之。先以针缕如法,连肠,便取鸡血涂其际,勿令气泄,即推而纳之。但疮痛者,当以生丝缕系,绝其血脉。”,这是目前来说最早记载这种医术的书籍。

    自隋至唐后,形成较为完整的清创缝合术外,对缝合伤口的材料亦有了改进和提高,最重要的就是使用桑皮线缝合肠管和皮肤,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良好疗效。

    贞观朝的神医-孙思邈所著的《千金方》就有明确的记载,并列举了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。

    所谓桑皮线,即取桑树之根皮,去其表    层黄皮,留取洁白柔软的长纤维层,经锤制加工而成之纤维细线。桑皮线不仅制作方法简单,应用方便,且不易断折,更有药性和平,清热解毒,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作用。

    “好好好,本王信了,能告诉我,你到底是谁吗?”

    李贤是这支军队统帅没错,可他没有过目不忘的记性,更不可能记住军中的每一张脸。而这位老医官,出口成章,引经据典,说的是头头是道的,一看就是大有来头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,当着他这个亲王的面,还跟自来熟一样的磨叨,绝对是有来头的存在。

    “老臣甄颌,家父甄权曾在贞观朝当过太医院正!老臣子承父业,也曾是太医院的一员!”

    “殿下小时候,还吃过老臣开的药呢!那时候,殿下才那么小一点。时光匆匆,转眼间,殿下已经能上阵杀敌了。”

    太医院几乎是家传的买卖,太医们也几乎是父子相传,以保证医术可以顺利传承,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碗饭可以吃。

    可太医院的御医,都应该在皇宫中,即便是偶有小错,也不至于发配到军中,甄颌是怎么到这的呢?当然,大错直接砍头,李贤也没机会与他扯闲篇。

    “老臣开的方子里,多了两味药,吃死了韩国夫人的女官!要不是与英公有旧,老臣这人头,早就落地了。”

    “哎,这有意思,那是故意多的,还是一时大意了呢?”,疼着皱眉的李贤,呼着凉气,意味深长的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他说的这事很有趣,谋害韩国夫人的女官,那不就是再抽武顺的耳光吗?后宫的那些女人,那个不把宫女、宦官,看成她们私有财产,怎么能容许这样的事发生。

    而且,甄家是太宗在秦王府时,就在府中挂名的御医之家,怎么可能莫名其妙的多开了两味药?这太有失水准了!

    “老臣要是故意的,就会在碗边摸药,而不会让人拿着方子,到官署里来抓人!”

    “那可以申辩啊!有英公为你说话,在御前打官司也不是问题!”

    嘿嘿......,“殿下,你还没有成婚,等你大婚了,就知道,这种官司,陛下是不会让人打上金殿的。”

    哦,明白了,是那种药!确实,那种虎狼之药,是要人尝过“看看”药性后,才决定用与不用。后宫中的娘娘们,为了固宠,那是什么手段都用的出来的。

    武顺这名不正,言不顺的“夫人”更是如此,难怪会出了人命,也不愿意张扬。想来李勣也就是抓住了这一点,才把甄颌捞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英国公不愧是开国功勋,军中大佬,这种风雅之事也能掺和上。”

    “行啊,既然他这么富,那本王就打他个秋风,你以后就在本王身边吧!”

    “头疼脑热是不用愁了,当然,那种药就免了,本王没那嗜好!”

    说完这话,一老一小,相觑一眼后,都不由的笑了起来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